今天分享的是:2025数据要素流通指数:理论框架与行业实践探索白皮书
报告共计:122页
《数据要素流通指数:理论框架与行业实践探索》(2025版)由专知智库数据场景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编制,聚焦数据要素流通的痛点与解决方案,构建了完整的指数体系与实践路径。
当前数据要素流通存在“三高三低”矛盾,企业间数据共享率不足25%,跨境合规成本较高,公共数据价值释放率低。为此,白皮书提出数据要素流通指数体系,以“用数据治理数据”为核心,首创数据零件架构和动态权重引擎,并计划开源部分指数计算模型。
指数体系分为基础指数与高级指数。基础指数包括衡量跨域流通效率的DLI、评估合规风险的CPI等,可免费使用;高级指数如跨境风险指数CRI、价值转化指数VTI等,为认证企业提供商业授权服务。这些指数遵循可量化、可采集、可验证原则,通过数学公式定义和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可靠。
在实施层面,白皮书明确数据采集规范,提供行业校准案例,如金融业通过CRI指数降低合规成本,制造业借助DLI和CCI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。同时,构建指数协同机制,通过参数共享、权重联调等实现效能提升,并建立认证等级标准,引导企业提升数据治理能力。
展开剩余79%此外,白皮书还探讨制度创新与生态建设,提出指数导向型税收激励、风险市场化对冲机制,规划国家数据指数创新中心和做市商培育计划。技术上,以数据零件化架构为演进方向,推动国际协作与标准互认。
该体系已在实践中显现成效,助力企业降低流通成本、提升价值转化率,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我要配资网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